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明日歌

钱福 钱福〔明代〕

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
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
世人若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老将至。(若 一作:苦)
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坠。
百年明日能几何?请君听我明日歌。(钱福 版本)

(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!
日日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
世人皆被明日累,明日无穷老将至。
晨昏滚滚水东流,今古悠悠日西坠。
百年明日能几何?请君听我明日歌。文嘉 版本)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明天又一个明天,明天何等的多。
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,那么只会空度时日,一事无成。
世人和我一样辛苦地被明天所累,一年年过去马上就会老。
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,傍晚看太阳向西瞬息坠落。
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少个明天呢?请您听取我的《明日歌》。

注释
复:又。
何其:多么。这句说:明日是何等的多啊。
待:等待。
蹉跎(cuō tuó):光阴虚度。
若:一作“苦”,有些版本为“世人苦被明日累。”
累(lěi):带累,使受害。这句说:世上的人都受“待明日”的害处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这一首诗七次提到“明日”,劝告迷失的世人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,不要永远等待明日而浪费时间,蹉跎光阴。诗歌的意思浅显,语言明白如话,说理通俗易懂,很有教育意义。

  《明日歌》两个明显的优点:一是思想内容有新意。它不是空泛的珍惜时光的教诲,而是针对人们的拖延症,围绕“明日”二字展开说理。二是语言形象生动。杂言歌谣形式,使用口语化、形象化的词语,读起来朗朗上口,听起来顺耳好记。其中“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坠”两个写景句子,穿插在议论当中,使全诗活泼生动不少。

  《明日歌》自问世至今,数百年来广为世人传颂,经久不衰。诗人在作品中告诫和劝勉人们要牢牢地抓住稍纵即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歌是明代文人钱福所作。有人认为是续文嘉的《今日歌》而作,其实只要看两者的生卒年即可知,应该是文嘉(1501~1583)续钱福(1461—1504)的《明日歌》而作《今日歌》。

简析

  《明日歌》是一首杂言古诗。此诗以诗人自己为例劝告世人要珍惜每一天,活在当下,不要永远等待明日而浪费时间,蹉跎光阴。诗文内容颇具新意,它不是空泛的珍惜时光的教诲,而是针对人们的拖延症,围绕“明日”二字展开说理。全诗语言形象生动,以杂言歌谣的形式,使用口语化、形象化的词语,释理通俗明了,富有说服力和震撼力,很有教育意义。

钱福

钱福

钱福(1461—1504)明代状元,字与谦,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,自号鹤滩。南直隶松江府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(liú)之后。弘治三年进士第一,官翰林修撰,三年告归。诗文以敏捷见长,有名一时,其著作的《明日歌》流传甚广。著有《鹤滩集》。 2篇诗文  1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牧竖拾金

刘元卿 刘元卿〔明代〕

  有牧竖,敝衣蓬首赤足,日驱牛羊牧冈间,讴而乐,意惬甚,牧亦善。一日,拾遗金一饼,内衣领中。自是歌声渐歇,牛羊亦时逸,心患失金,斯乃为金所累也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观德亭记

王守仁 王守仁〔明代〕

  君子之于射也,内志正,外体直,持弓矢审固,而后可以言中,故古者射以观德。德也者,得之于其心也,君子之学,求以得之于其心,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。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,荡于其心者其视浮,歉于其心者其气馁,忽于其心者其貌惰,傲于其心者其色矜,五者,心之不存也。不存也者,不学也。

  君子之学于射,以存其心也,是故心端则体正,心敬则容肃,心平则气舒,心专则视审,心通故时而理,心纯故让而恪,心宏故胜而不张、负而不驰,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。

 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,于射见之矣。故曰:为人君者以为君鹄,为人臣者以为臣鹄,为人父者以为父鹄,为人子者以为子鹄。射也者,射己之鹄也,鹄也者,心也,各射己之心也,各得其心而已。故曰:可以观德矣。作《观德亭记》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杨景行传

《元史》〔明代〕

  杨景行,字贤可,吉安太和州人。登延祐二年进士第,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。会昌民素不知井饮,汲于河流,故多疾疠;不知陶瓦,以茅覆屋,故多火灾。景行教民穿井以饮,陶瓦以代茅茨,民始免于疾疠火灾。豪民十人,号十虎,干政害民,悉捕置之法。乃创学舍,礼师儒,劝民斥腴田以膳士,弦诵之声遂盛。调永新州判官,奉郡府命,核民田租,除刬宿弊,奸欺不容,细民赖焉。改江西行省照磨,转抚州路宜黄县尹,理白冤狱之不决者数十事。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,发擿奸伏,郡无冤狱。金溪县民陶甲,厚积而凶险,尝屡诬陷其县长吏罢去之,由是官吏畏其人,不敢诘治,陶遂暴横于一郡。景行至,以法痛绳之,徙五百里外。金溪豪僧云住,发人冢墓取财物,事觉,官吏受贿,缓其狱,景行急按之,僧以贿动之,不听,乃赂当道者,以危语撼之,一不顾,卒治之如法。由是豪猾屏迹,良民获安。转湖州路归安县尹,奉行省命,理荒田租,民无欺弊。景行所历州县,皆有惠政;所去,民皆立石颂之。以翰林待制、朝列大夫致仕,年七十四卒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